企业公告

枝江酒业200年时光之旅专辑(五)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7-09-19   浏览

人的境界高了,经营的气度也就大了

谦泰吉开办之初,也如江口的其它槽坊,弄成了“前店后坊”的布局。不过供发酵用的只有一个小黄桶,一月只酿1—2酢,生产经营并不十分顺畅。“庶事草创,日不暇给”,正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不过,张元楠有的是信心和办法,胡师傅的酿酒工艺又高人一筹。没有多长时间,谦泰吉的酒因为口味纯正、货真价实而受到人们青睐。他稳扎稳打,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五年后,产品便有些供不应求,店门前买酒的人马时常排起“长龙”。


       开槽坊有这般好生意,自然吸引了许多人跃跃欲试。这年,又有郑东记槽坊、陈永兴槽坊相继开业。后来,又有周林记槽坊,田兴顺槽坊开张。


        张元楠看清了这个局势:面对日益增多的槽坊,谦泰吉如果墨守成规,没有自己的绝活儿,长此以往,势必在同行中淹没无闻。他另辟蹊径,在酒曲中加入甘草、茯苓、杜仲等二十多味中药,使得谦泰吉酒于清纯中多了几分醇香,于提神鼓劲外多了几分药用价值,因而特受顾客欢迎。


        据今枝江市《轻工志》酿酒一章介绍,这种药曲传至新中国建立之初,已有70多味中草药加入,如水蓼、大黄、橘皮、桂枝、麻黄、陈皮、海马、海鸡、牙枣、石膏、曲花、茜草、桑叶、芝麻花、马鞭草、麦草、细辛、姜黄、神曲、川掌、金银花、芡草等。据酿酒老工人讲,这些药加入曲子后,不仅有助于工艺操作——甜药是助糖化的,热药是助培菌箱和发酵池酒醅升温的,凉药则可抑制原料发酵时产生过高的温度,而且增加了酒的药用功能。


        请读者注意,有这么多中药入酒,并不意味着谦泰吉产的白酒变成了药酒,药仅作入曲之用,量小势微,恰到好处,白酒还是白酒,只是香味更加清郁味道更其佳美罢了。


        商家说的和气生财,通常只是从人情层面上说,并且多是从商家内部、商家与顾客的关系上说。至于商家之间,往往“同行是冤家”。张元楠到底是读书人。读书人经商,就该有些儒雅之气,是为“儒商”。张元楠奉行的是和合共生,至少是利己不损人。人的境界高了,经营的气度也就大了。在张元楠悉心经营下,谦泰吉始终走在江口诸家槽坊的前列,并且与大家和睦相处。


       从地方志记载和几家槽坊后人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那时他们之间没发生过恶性竞争一类的事体,倒是把江口一带闹腾得酒香十里,人和财兴。地方上如遇大一些的天灾人祸,这些槽坊总是慷慨救助。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六月,暴雨涟涟,洪水肆虐,全县堤坝溃口无数。谦泰吉带头捐物赈灾。陈永兴槽坊老板为表示自己的慷慨,居然将衣被尽数捐给灾民,以至闹得自家一时没有换洗衣物了。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月,张元楠因为年事已高,将自己创下的家业交给了长子张继熹。


        张继熹子承父志,继续保持乃父留下来的家风店风,兢兢业业掌管、经营谦泰吉36年。采购粮柴,他也亲自出马。有次到松滋山里买柴,途遇大雨,滑下山坡跌损筋骨,在家将养了三个多月方才痊愈。亲戚劝他不要再为这等事出门,有事只管叫下人去做,可他仍然坚持亲自外出采买。


        他十分珍惜谦泰吉的名号,认定了有名才有利,名大则利丰。用现在的话说,他很懂得品牌建设的重要。在品牌建设中,德通常是被人十分看重的。假如你为人吝啬,甚至为富不仁,恐怕人家就要避而远之了。因此,一个商家要做大做好,就得积行善德。张继熹从他父亲主持槽坊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到了他手上更是身体力行。比如,凡赈灾济民之义举,都率先慷慨解囊。清咸丰七年(1857年),枝江一带发生大面积蝗灾,知县张长泰带头捐款扑杀蝗虫。张继熹在江口商家中首起响应,慷慨捐款四十千文支持抗灾,一时在全县传为美谈。灾后,谦泰吉的业务也因而大进。

——本文选自《日月生香》 

作者:陈宏灿、张同

下期请看:数十年宾东主仆亲似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