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时期,乡愁成了一种高贵的痛苦。幸有一种充满灵性的物质为这种高贵的痛苦找到化解的方式,那就是白酒,尤其是来自故乡的白酒。
我是无意之中在人民网台湾频道“海峡书屋”栏目看到《E-mail里的乡愁》的连载的。这本反映两岸亲情的散文集,浸透了浓郁的枝江酒香,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文化信息。
对于年长日今仍在台湾的游子来说,乡愁是岁月梳稀的白发和遥望故乡时无言的注视。在台湾的这个群体中,有一个老人,克服了年龄老化带来的系列障碍,七十六岁时学会了电脑并去做义工,当网络看护天使,监管少年网站不受色情网站所蚀,同时他通过电子邮件励志于远在大陆的侄儿侄女和侄孙们,鼓励后辈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04年2月的一天,湖北作家张同的一篇“越海酒乡”的短文发到这位老人的电子信箱里,意在给他些许安慰。没想到这篇短文就成了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一来一往,一往一来,成就了海峡两岸民间励志的一段佳话。我认真读过“越海酒乡”这篇短文,每读一次,心海就会涨一次潮。如果没有离乡多年的经历,如果没有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不会对这篇短文有如此深切的共鸣。我想,之所以能打动台湾的那个老人,是因为有心的作者记录了他回故乡时的某一细节。而小细节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偶然,或者必然。“他推荐文学经典作品给我,我也向他传递家乡的变化和我所在的枝江酒业的发展情况。我有什么心结,总喜欢向他诉说,有愉快而有趣的事情也愿意传递给他分享。他有许多传奇性的亲身经历也尽可以在邮件里提一提,尽管不完整,但字里行间里所透出的淡淡的乡愁象一丛丛雾色云烟,轻轻飘浮在大海岸边。那个老人,不,应该说是那一群老人心怀的乡愁是相同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作者如是写道。
枝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秦时置县,始建于公园前206年。枝江酒业系1817年的“谦泰吉”槽坊演变而来,至今有近200年历史。枝江的位置在北纬30度附近,是环绕地球最为神秘亮丽的自然和文化带。久远的历史和独特的空间位置交错,孕育出枝江酒卓尔不群的文化内涵。有着历史底蕴的枝江酒成为特殊的一代人的记忆,其浓香越过海峡,越过时间和空间,串起浓浓的中华情,成为当今中国白酒界的一段佳话。枝江酒的代言人孙红雷说:“人生比戏更精彩”,信然。源于生活的真实记录,出自内心的朴实善良,足以让任何虚假的华丽包装黯然失色。一瓶珍藏的枝江酒,传递着同根同脉的中华情。我们祝福台湾的那个老人,也祝愿枝江酒为传递中华情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北京市作协 尚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