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总经理张春雷主持召开全体销售员会议,安排部署当前的营销工作,确定了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树信心、保增长、调结构、做市场”,并邀请酿酒大师谭崇尧为销售人员传授酿酒知识,组织全体销售人员到新扩建的2万吨基酒生产基地品尝醇厚绵甜的枝江原酒,首次将产品营销与生产技术进行有效对接,是枝江酒业在实现二次腾飞中,整合资源的一次实践。
维维股份进入枝江酒业一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关注和期待。董事长蒋红星一句话挽总:与维维合作,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谋求创新!“创新”一词贯穿枝江酒业全年的全盘工作,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和创新发展模式,不仅为枝江酒业增加了新的色彩,同时还为枝江酒业的二次腾飞搭建了欣欣向荣的宽阔平台。
信心比黄金更可贵。总经理张春雷进入枝江酒业后,他无论走访市场,与大客户恳谈,还是召开销售会议,无论与来访的客人交流,还是召开生产调度会议,他谈论最多的是枝江信心。信心来自于枝江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于枝江酒百年来对质量守诚如玉的可贵品质,来自于枝江品牌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来自于对枝江酒业全体干部职工的爱岗敬业和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热情,来自于社会各界对枝江酒业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枝江有好酒,好在其独特的酿造环境、酿造技术和勾兑技术,是长江中游不可替代的多粮酿造的白酒;二是枝江酒的历史底蕴深厚,从枝江酒业的前身谦泰吉槽坊的创始人、晚清秀才张元楠到现在执掌枝江酒业的董事长蒋红星,集近200年儒家文化之大成,使枝江酒的文化内涵独具特色;三是硬件建设壮规模,专家成群显实力。枝江酒业现在拥有大型发酵窖池5000个,其中,窖龄在百年以上的窖池1000多个,拥有全国白酒行业第二大的单体酿造车间,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白酒专家1名,中国酿酒大师1 名,国家级白酒评委9名,国家级露酒评委2名,省级白酒评委25名,如此成群的酒体设计和品酒阵容在全国白酒行业中实属罕见;四是枝江品牌的张力和影响力正在放大效应,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2011年,枝江酒在央视黄金时段将投放近半年的广告,与茅台、汾酒等老名酒共舞。五星枝江这一单品,经过这几年的宣传积累和消费者高度认可,已到了快速增量时期。五是招商形势喜人,市场潜力巨大。2010年全国秋季糖酒会之后,枝江酒业在众多要求加盟的代理商中,挑选了11名大客户,之后又与北京维维海福鑫成功签约,五星枝江将在北京及周边市场完成4000万的销售额,枝江酒业还与中石化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全国诸多颇有实力的客商通过熟人找关系要求做枝江酒的代理。六是湖北根据地市场不断提升,省外市场亮点纷呈。武汉的枝江酒专卖万店工程已正式启动,鄂北市场今年增长5000万元,河南的信阳和湖南的益阳两个地级市场今年将分别突破一个亿,各地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伴随着这一利好形势,枝江酒业还将充分利用维维的营销网络开拓新的销售增长点,以北京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以徐州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为形成新的市场大板块做好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
增长是必须更是必然。张春雷说,保增长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枝江酒业来说,从1998年到2008年,是快速增长时期,与维维合作一年时间,同样保持了15%的增长幅度,枝江酒业今年给国家纳税净增6000万,利税同比增长30%,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了预期。进入11月份以后,枝江酒业每天发货1000万元以上,仅这一个月,超计划发货9400万元。董事长蒋红星对枝江酒业的发展目标更明确:“十二五”期间,枝江酒的销售将突破50亿元,集团收入将突破100亿元,真正实现百年枝江的百亿梦想。
结构调整大有可为。和往年相比,枝江酒业今年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初战告捷,每单箱附加值提高了8%,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围绕“做中国最大的新名酒品牌”的定位,枝江酒业在产品结构调整结上会坚定不移,更加从容。十多年来,枝江品牌的发展壮大,已超出部分老名酒的规模和实力,已具备了向中高档酒发展的条件,在第二次腾飞的时间段上,枝江酒业的决策层会有科学的一系列激励机制和考核措施出台,以巩固结构调整成果,进一步扩大调整范围,提高代理商的营销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市场需求高于一切。“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这是蒋红星董事长十多年前的至理名言,今天的枝江酒业仍然沿着这一思想精心而扎实地做市场。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枝江酒业确立了“价格往高走,产品往高走,企业形象往高走,个人素质往高走”的新增长模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枝江酒业在管理上也打了一套组合拳:今年优级酒出率提高了20%,生产包装能力不断提高,仓储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包装设计上也本着实用、新颖的原则,设计的包装与消费者需求保持同一视角,在品牌宣传上,通过多渠道宣传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董事长蒋红星表示,2011年,枝江酒业将继续高举质量大旗,整合优势资源,将不断优化费用投入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做市场。2011年的枝江酒市场将在高水平上实现跨越。(张同)